信息类别: 政策文件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3-12-20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0068 责任部门:  八里湖新区管委会

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单位、示范企业创建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23-12-20 10:01 来源: 中国九江网
字号: 〖大 小〗

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

示范单位、示范企业创建实施方案

为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根据江西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同意九江市设立创建示范活动项目的函》(赣评组办函〔2023〕68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函复同意我市设立“九江市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单位、示范企业”创建示范活动项目,活动时限为2023年4月-2031年4月,每2年创建一次。为切实做好首批(2023-2024年度)九江市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单位、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规上企业。

二、创建数量

25家,其中示范单位10家(县〔市、区〕人民政府3家、园区2家、高校2家、科研院所2家、三甲医院1家),示范企业15家。

三、考评指标内容及权重

(一)示范单位。

示范单位分为A、B两类。A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B类: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

1.A类示范单位评价内容包括目标实现、组织领导、任务落实、特色亮点等4个指标,总权重100分。

1)目标实现。主要评价《九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工作方案》目标任务中涉及的各单位研发经费指标完成情况。权重50分。

2)组织领导。主要评价各单位领导重视程度、配套实施方案出台、领导(协调)机构成立及配套措施制定等内容。权重20分。

3)任务落实。主要评价各单位在建立研发导向政策、财政资金引导、开展宣传和培训服务等内容。权重20分。

4)特色亮点。主要评价各地在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方面成效显著的特色举措和经验做法。权重10分。

2.B类示范单位评价内容包括目标实现、组织领导、特色亮点等3个指标,总权重100分。

1)目标实现。主要评价研发投入任务完成情况、与其他部门配合情况等内容。权重50分。

2)组织领导。主要评价单位领导重视程度、责任部门及人员配置、配套措施制定等内容。权重30分。

3)特色亮点。主要评价各单位在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方面成效显著的特色举措和经验做法。权重20分。

(二)示范企业。

评价内容包括研发投入情况、自主创新活力、企业科技管理水平等3个指标,总权重100分。

1.研发投入情况。主要评价企业研发投入经费数量与强度。权重50分。

2.自主创新活力。包括企业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科研项目实施、研发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专利授权、行业标准等内容。权重30分。

3.企业科技管理水平。主要评价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研发机构设置、研究开展组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培训激励措施等内容。权重20分。

四、评价程序

(一)组织申报。各创建对象按照示范创建工作通知和年度研发投入工作部署要求,认真进行自评与总结,上报创建有关材料。

(二)评估审核。市科技局会同相关单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创建对象报送的自评表、工作总结等逐项进行对比,对相关数据、材料进行核实,对研发投入情况进行评价。在评审过程中,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三)审定公示。评审小组根据审核评价情况,提出示范单位、示范企业建议名单,由市科技局报市政府审定。对审定的示范单位、示范企业在市科技局官网进行公示。

(四)认定公布。公示无异议后,以市政府名义对认定的创建对象予以通报,并授予“九江市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单位”“九江市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企业”奖牌。

五、奖励资助

为激励各单位加大研发投入,每期示范创建安排省级研发投入引导资金220万元用于奖励资助获奖单位及企业开展研发投入相关工作,其中A类示范单位、示范企业每家奖励资助10万元,B类示范单位每家奖励资助5万元,5万元用于开展评审活动。

今后每两年开展一轮示范创建活动,如无重大变化,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1.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单位综合评价自评表(A类)

2.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单位综合评价自评表(B类)

3.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示范企业综合评价自评表


附件1

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

示范单位综合评价自评表(A类)

单位(盖章):                                      填表时间: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及标准

自评

目标实现

50分)

30

2023年度全社会R&D经费支出:

①总量较2022年度增幅达到20%以上或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的,计30分;

②总量较2022年增幅达到10%以上或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计25-29分;

③占GDP比重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且总量和强度较上年均有提升,计15-24分;

④总量和强度较上年有1项上升,计10-14分;

⑤总量和强度较上年均下降,计0-9分;

(若同时满足上述多项条件,取分数高的计分方式)


20

2023年度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

①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计20分;

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计15-19分;

③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且较上年有提升的计10-14分;

④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计5-9分;

⑤较上年下降,计0-4分。

(若同时满足上述多项条件,取分数高的计分方式)


组织领导

20分)

5

单位领导重视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并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协调)机构


5

制定本单位强攻行动方案,明确了年度研发投入强攻行动目标和任务


5

出台研发投入具体激励措施


5

各类研发主体做到了应统尽统、应报尽报


任务落实

20分)

3

建立了研发投入政策扶持机制以及兑现资金补助制度


3

财政科技支出稳定增长,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主要考察指标


3

面向企业家和科技管理人员宣讲创新政策,面向企业统计人员开展科技统计业务培训。


3

督促和指导企业建立研发辅助账目


3

建立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月报制度


3

R&D投入前100强企业或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进行跟踪服务


2

落实好相关创新激励政策,尤其是把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到实处


特色亮点

10分)

10

根据《九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工作方案》,落实相关措施,有本地的创新举措,本辖区内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数明显增长,研发投入总量明显增加。


自评总分


说明:①“目标实现”评分以国家统计局反馈的2023年度最终数据为准;

②其他每项任务完成情况截止到总结报送时间,应提供相应佐证材料。无佐证

材料的将酌情扣分。


附件2

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

示范单位综合评价自评表(B类)

单位(盖章):                         填表时间: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及标准

自评

目标实现

50分)

50

按要求完成研发投入目标:

①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达到30%以上,计50分;

②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达到20%以上,计40-49分;

③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达到10%以上,计30-39分;

④未达标,计0-9分。


组织领导

30分)

6

领导重视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明确责任科室,配置相应对接人员


6

科研项目管理及经费管理制度健全


6

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开展年度工作总结


6

落实相关创新激励政策,开展宣传和培训服务


6

根据部门职责,积极主动配合相关单位推进工作落实,加强对研发投入的指导和督促


特色亮点(20分)

20

各单位在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方面成效显著的特色举措和经验做法。


自评总分


附件3

九江市2023-2024年度加大研发投入工作

示范企业综合评价自评表

单位(盖章):                     填表时间: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指标

分值

评价内容及标准

自评

研发投入(50分)

30

按企业2023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在全市排名计分:

①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市前10名,计30分;

②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市11-20名,计25-29分;

③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市21-30名,计20-24分;

④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市31-40名,计15-19分;

⑤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市41-50名,计10-14分。

⑥研发投入总量在全市50名之后,计0-9分。


20

按企业2023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幅计分:

①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40%以上,计20分;

②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30%以上,计15-19分;

③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20%以上,计10-14分;

④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10%以上,计5-9分。

⑤研发投入总量较上年度增幅未达到10%,计0-4分。

(若同时满足多项条件,取分数高的计分方式)


科技自主创新活力(30分)

10

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科技领军企业


10

建立了研发平台,引进或培养创新人才


10

企业研发人员占比高,研发实力强,承担过国家、省、市科技项目


企业管理水平

20分)

5

领导重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工作,配置相应科研助理及固定统计人员


5

科研项目管理及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建立了研发投入月报制度


5

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开展年度工作总结


5

积极开展、参加科技统计业务培训


自评总分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