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作家写九马 | 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选登

奔跑的九江
——献给3.23九江马拉松赛
■ 杜少华

跑一场九马 赴一场山水之约
■ 夏莉娜
写过那么多山山水水,
写过那么多人间烟火,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九江人,唯独还没认认真真写过九江。
俗话说眉目传情,巍巍群山,涛涛长河……因为尽得天下秀美,九江也被称为“天下眉目之地”。
在九江,多少文人墨客来到此处,并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诗句,在千年前,九江活脱脱地就是一个“网红打卡胜地”。
今天,我想以一个九江跑者的视角,来“夸白”九马,来表白九江。
夸服务——全方位保障、细节处满满的赛事准备
“庐山杯”九江马拉松已连续三年荣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认证。而相比往年,2025年的九马赛道升级、赛程优化、服务更加,因此也吸引了九江乃至全国各地的众多跑友报名参赛。
赛事前,九江在网络上发布了《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发出“喜迎八方来客,争做热情东道主”的倡议;中国电信向市民发出了“倡导绿色出行”的赛事交通提醒,为提供优质的九马参赛体验营造氛围。
赛道设置多级医疗站,配备专业团队及AED设备,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强化赛道沿线安保力量,实施交通管制与人流疏导;志愿者分布于补给站、引导点及急救岗位,形成全流程服务网络。
吉祥物“浔小鹿”融合白鹿洞书院、庐山五老峰、长江浪花等元素,完赛奖牌以烟水亭、琵琶亭、锁江塔等文化地标为核心,结合流沙与樱花镂空工艺,传递“山水竞速,活力九江”的赛事主题;赛事物资与品牌形象不断升级。我的两名同事作为参赛服模特参加了九马新闻发布会,湖蓝色主色调呼应城市气质,赛道图案串联浔阳楼、琵琶亭与智慧大厦双子塔,背面印有“悦诗画,跃九江”口号,强化了文旅品牌。
我及时关注了九江马拉松公众号,各项赛事指南,赛事背景、交通规划、起终点信息、赛程规则在公众号上一目了然。从赛事日程到参赛路线,从领物规划到路线指引,安全提示事无巨细,全方位指导跑者每一步。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多渠道传播赛事盛况,输出城市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我有幸在赛前受邀参加了“九马达人汇”的节目制作,在九江广播电视台“云上九江”客户端讲述了一个跑者的故事。
在现场领物时,流程规范畅通。今年的参赛包也一改往日的形象,为透明参赛背包,包内参赛物品丰富,内含参赛服装、庐山景区免票权益,九江特产、商家代金券等等,推动了“跑马+旅游”消费模式。
2025年庐山杯马拉松即将开跑,浔城居民纷纷响应号召,整座九江城都沉浸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
夸跑道——与历史对话、与自然相拥的诗意征程
2024年,九马组委会把跑道搬进了最美的“城市客厅”。我参加了半马项目,从市政府广场起跑,新区、艺术中心、胜利塔……组成的现代感,八里湖的波光、赛城湖的樱花……编织的诗画卷,让1.5万名跑者们感受了一回九马“醉美”赛道的魅力。
今年,九马组委会把跑道搬进了厚重的“城市书房”。这届九马,首次串联起四个中心城区。我的跑友们说,跑过了两届九马,但感觉又从未没跑过的“山、江、湖、城”尽揽的九马。从现代化的八里湖大道起跑,途经长江历史文化公园和沿线的浔阳楼、锁江楼、琵琶亭。为了感受这升级版的马拉松线路,我报名参赛了人生第一个全马,与2万名跑友一道,在串联起千年文化地标的42.195公里的赛道上,完成与历史对话、与自然相拥的诗意征程。
在万千期待中,3月23日这天款款而来,为提升选手们的赛事体验,提高完赛成绩,组委会采用分区、分枪起跑的发令方式,现场人潮涌动,激情燃烧,无疑,这是一场展现山水名城魅力的城市狂欢,
阳春三月,一路生机勃勃,阴天温度适宜,天公也很作美。全马线路平缓度、爬坡度考量周全,能量补给站、医疗点布点科学合理。在美景中一路奔跑,心情舒展。“今天的天气太棒了!“今年九马赛道也特别好,特别平整,很适合我们跑马选手PB!”一路上,好几个外地跑友都如是说。跑到滨江路的时候,身边的一位萍乡选手问我“旁边是不是长江?”,我回答他“是的”,然后他一路跟着我,原来他是第一次来九江,我热心地做了一回“导游”,边跑边给他介绍了浔阳楼、锁江楼、琵琶亭,他兴奋极了,并表示“边跑边吹着江风,欣赏长江边的美景,九江真的太美了。”
当跑者的脚步掠过长江畔的千年文脉,九江城正以奔跑的姿态,完成从“地理坐标”到“精神坐标”的蜕变。
夸风貌——燃动整座城、温暖跑者心的魅力九江
清晨,当九江马拉松赛事在城市中拉开帷幕,市民的热情、志愿者的服务与警察的引导,共同交织成一曲温暖人心的交响曲。
早上7点,城市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市民们便已带着满满的热忱奔赴而来。赛道两旁,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特制的椅子上,手中挥舞着鲜艳的旗帜;天真活泼的孩童骑在父母肩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用稚嫩的声音为选手们加油助威;舞狮队、锣鼓队、舞蹈队、腰鼓队、太极扇,来自各街道社区组织的啦啦队将赛道两旁的氛围拉满。一位市民激动地说:“马拉松在咱们九江举办,今年选手们跑进了城内,我们今天不出行不开车,就在家门口为选手们加油,给选手们最热烈的支持,让他们看看咱们热情的九江人!”
志愿者们是赛事背后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从赛前的物资准备、场地布置,到赛中的补给分发、医疗救助,再到赛后的收尾工作,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补给站,志愿者们熟练地为选手递上饮用水、能量胶,关切地询问选手的身体状况;当有选手体力不支时,或腿脚抽筋,医疗志愿者会帮你喷药、进行专业的救治。一位大学生志愿者表示:“能参与这样的活动,为选手服务,我感到无比自豪。”还有守在各个路段的摄影师,架着“长枪短炮”,为跑者们抓拍下一个个奔跑的瞬间和珍贵的画面。他们用真诚的付出和贴心的服务,保障了赛事的顺利进行,让选手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交通警察们也早早到岗,坚守在赛道沿线的各个路口。为了确保选手们的安全,他们对赛道周边的交通进行严格管控,引导车辆有序绕行。在繁忙的路口,即使汗水湿透了衣衫,他们也一刻未曾松懈。面对焦急等待通行的市民,他们耐心解释、安抚情绪。一位交警说:“保障赛事的安全和畅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正是他们的坚守与付出,为马拉松赛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马拉松赛事,因为有了热情似火的市民、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和坚守岗位的警察,变得更加精彩。他们不仅诠释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与温度,更展现出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
暮色降临,我散步至浔阳江堤,长江东去,不舍昼夜,浔阳城一天天在变。沿着江边绿道前行,眺望长江,江岸绿意葱茏,江面涟漪泛起。桥上,火车呼啸而过,桥下,船舶汽笛声声。琵琶亭、浔阳楼、锁江楼“亭亭玉立”……
或许正如参赛服上那句“悦诗画,跃九江”,当我们以奔跑的姿态拥抱这座城市时,自己也成了流动的风景,在长江的脉搏里,写下新的传奇。

马拉松从九江的春风里跑过(组诗)
■ 金忠龙坤
激情马拉松
比心的跑步者
冲线的时刻
助威者
美丽的奖牌

九马奔腾
■ 易铭流
当我听说九江即将举办马拉松比赛时,内心的期待如同这春日破土而出的翠笋,憧憬满怀。
运动项目可以打造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马拉松举办地的九江城,本就是镶嵌在长江之畔的璀璨明珠,于外,它既有着以 “匡庐奇秀甲天下” 闻名于世的庐山,云雾缭绕宛如神秘仙境;也有着水天相接、浩渺无垠的鄱阳湖,一首渔舟唱晚,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城内,则是湖泊众多,有宁静秀美的白水湖,碧波荡漾的甘棠湖,以及本次马拉松比赛的主场地之一,风光旖旎,波光粼粼,被誉为九江城中明珠的八里湖。这是大自然赋予九江的绿色裙摆,蓝色眼眸,之前为九江人民提供了休闲赏景的好去处,今日又要为到来的马拉松比赛,贡献独属于它的迷人风光与蓬勃活力。
为了近距离观赏九马的风采,比赛当日的清晨七点,我来到了九江市文化艺术中心,这既是马拉松参赛者必经的赛道,又林立着大量温馨贴心的志愿服务站点。
一座城的文化内涵,往往体现在城市居民的精神面貌上。为了提升马拉松比赛的服务品质与人文关怀,九江各行各业的热心志愿者们早早组织了星罗棋布的服务站点,在这里有条不紊地摆放着水、饮料和必备的药品。而在文化艺术中心这个站点,则有一支由八里湖新区文博社区组织,九江职大学生参与组建的舞蹈队。她们身着整齐的服装,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准备用热情的舞蹈为参赛者加油助威,以一道属于青春的靓丽风景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健儿们展示九江人民的好客与热情,传递江城青年对运动的热爱,对美的向往。
晨曦微露,曙光初照,横幅在微风中飘扬,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运动员们欢呼,志愿者们已然做好了一切准备,正满怀期待地站在道路两旁。突然间,警车风驰电掣般闪过,人群中有人低声说:“运动员要来了!” 仿佛心有灵犀,眼尖心快的人高声喊道:“运动员真来了!”
像离弦之箭,又像奔腾骏马,在风的轻抚中,云的注视下,几位身姿矫健的马拉松好手一骑当先,如同闪电划破长空,朝着目标风驰电掣般闪过。
“加油啊!” 志愿者们立刻沸腾起来,大声呼喊着 “加油!加油!” 他们要用这加油声,表达内心最充沛的情感。
马拉松的大部队此刻正如潮水般涌来。队伍中有英姿飒爽的男士,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士;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精神抖擞的老者。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目标奔跑。志愿者们热情地递上矿泉水,大声为他们加油鼓劲。运动员们有的接过水,微笑着说声 “谢谢”;有的则摆摆手,继续冲锋在前进的道路上。
此刻人群的欢呼声、鼓掌声、尖叫声交织在一起,文博社区大学生舞蹈队也被现场的氛围感染,她们在站点前翩翩起舞,如同灵动的彩蝶,为这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送上诚挚的祝福,也为这场比赛增添了一抹亮丽且灵动的色彩。
空气中飘起了雨丝,细雨如牛毛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群众的热情,更挡不住运动员前进的脚步。相反,雨水仿佛为这场比赛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浪漫。人潮涌动,大家的热情愈发高涨。运动员们在雨中奔跑,身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像流动的画卷,又像激昂奋进的歌谣,节奏明快,动人心弦,不知不觉间,大部队渐渐变成了零零散散的几位跑友,他们边跑边笑,尽情享受着马拉松带来的乐趣。我看到他们,问道:“不想拿第一吗?” 一位参赛者摆着手微笑回答:“开心就好。”
是啊,开心就好。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固然有冠军的荣耀,但对于每一位参赛者来说,参与、享受和热爱才是比赛的真正意义。每一个奔跑的身影,其实都在诠释着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体育精神;而每一次热情的加油,也在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支持。这才是九马比赛最动人的情怀。它让我想起了九江马拉松比赛的口号:“一场马拉松,激活一座城。”
时间悄然流逝,三个小时过去了,马拉松比赛渐渐接近尾声。但周边依旧有不少志愿者在热烈地谈论着比赛。有人为运动员的勇气和毅力喝彩,也有人表示日后有机会也要参与比赛,还有人激动地展示运动员跟自己的合影。刚刚过去的马拉松,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它将山水之美、人文之美与运动之美完美融合,绘就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画卷。它让人们看到了九江的魅力,也让人们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独特的新意。
我沿着湖堤,踏上了返程的归途。细雨如旧,八里湖的波光依旧美不胜收,湖水轻荡,仿佛在为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鼓掌,柳絮纷飞,好像灵动的精灵在翩翩起舞,它们构成了一幅诗意又浪漫的春日画卷,好像在为这激情四溢的马拉松比赛欢呼,亦好像在为这充满魅力的江城风情敬礼……

九江的春天在奔跑
■ 廖柳
晨曦初露,九江的八里湖仿若被大自然轻轻揭开了面纱,静谧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似在悄悄为即将到来的盛事梳妆。3月23日,这个被全城期待的周日,“庐山杯”九江马拉松在八里湖新区鸣枪开跑,而我,早早地便伫立在八里湖之畔,选定了绝佳视角,准备目睹这场激情澎湃的狂欢。
随着开赛时间的临近,八里湖大道主会场愈发喧闹起来。参赛者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他们身着专业的运动装备,色彩斑斓如同春日里竞相绽放的繁花,为这片天地注入了无限活力。瞧,那位身姿矫健的青年,正戴着耳机,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轻快地跳动,舒展着筋骨,眼神中透露出势在必得的锐气;不远处,几位头发花白的跑者相互交流着经验,谈笑风生间,岁月沉淀下的沉稳与对挑战的执着展露无遗。他们的身旁,亲友团们或是帮忙整理衣物,或是加油鼓劲,温馨的氛围如同一股暖流,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砰!”一声清脆而激昂的枪响,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参赛者们仿若脱缰的骏马,奔腾向前。一时间,脚步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运动乐章。我站在湖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人群,心也随之澎湃起来。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精英跑者,他们步伐轻盈且节奏明快,如同一股疾风掠过,带起周围人群的阵阵惊呼。在他们身后,浩浩荡荡的大部队紧紧跟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此刻都怀揣着同一个目标——向着终点奋勇前行。
人群中,一位身着红色运动装的姑娘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的额前发丝已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脸颊上,脚步略显沉重,可每当身边有观众为她加油助威,她都会努力挤出一丝微笑,咬牙坚持着。我忍不住大声呼喊:“姑娘,加油!你一定行!”她似乎听到了我的鼓励,目光向我投来,微微点头示意后,又加快了步伐。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马拉松的魅力,它无关速度与名次,而是一场自我的挑战,一种不放弃的精神传承。
赛道旁,志愿者们无疑是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补给品和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热情。每当有选手靠近,他们便迅速递上水杯,口中还不停说着鼓励的话:“加油!”有的选手不小心摔倒,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冲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扶起,帮忙处理伤口,给予安慰。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心中满是感动,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为这场赛事保驾护航,让九江的温暖与关怀传递给每一位参赛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赛事愈发激烈。阳光渐渐升高,洒在八里湖的水面上,泛起金色的光芒,与岸边的绿树、奔跑的人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动态画卷。此时,一些市民自发组织的啦啦队也活力登场。他们敲打着锣鼓,挥舞着彩旗,口中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九江加油!跑者加油!”激昂的声音回荡在湖面上,为参赛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双手挥舞,放声呐喊,尽情释放着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临近中午,终点线处愈发热闹。率先冲线的选手们,高举双臂,欢呼雀跃,他们用汗水和拼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耀;而后陆续抵达的参赛者,虽满脸疲惫,却也难掩内心的自豪,每一个跨过终点的身影,都承载着一段坚韧不拔的故事。我站在原地,望着这一切,心中满是震撼与钦佩。这场九江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它是九江城市活力的绽放,是市民精神风貌的展示,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见证。
当比赛结束,人群渐渐散去,八里湖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我的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九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的美誉。千年前,唐代诗人权德舆就曾如此盛赞九江的如画景致。在这里,曾留下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与诗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于浔阳江畔留下了《琵琶行》这一千古名篇,那份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回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笔下对庐山哲理的探寻,也为九江的山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今日在湖畔的所见所闻,那些奔跑的身影、温暖的笑容、激昂的呐喊,都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成为九江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记忆。九江,以它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基,用热情好客的胸怀,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这场马拉松,恰似一场现代与历史的握手,跑者们用脚步丈量九江的土地,感受着它从古至今的魅力,而九江人则用热情与关怀,让每一位来客都宾至如归。我知道,这场马拉松的余韵,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激励着每一个九江人,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永不止步,也让九江的美名,随着参赛者的脚步,传遍四方。

九派图腾:奔跑的交响
■ 濂溪布衣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